2024/25年度個人報稅: 【斜槓年代】「斜槓族」( Slashie ) 需要申報稅項嗎?

年輕人偏好靈活的工作方式,擁有多種愛好和技能,且他們希望在工作中能夠發揮自己的多元才能,實現個人價值,因而造就更多的年輕人選擇成為斜槓族 (Slashie)。由於斜槓族是擁有多樣收入來源的人,一般不會為單一雇主工作。在沒有正式訂立僱傭關係的情況下,斜槓族是否不需要進行納稅申報呢? 開設IG店鋪 - 根據香港《稅務條例》,任何人在香港經營任何業務以獲得利潤,而該利潤是源自香港就必須繳稅。斜槓族如果經常性及有模式地於網上放售商品,或買入貨品再於網上轉手賣出獲利,已被視為「業務」,而負有辦理香港商業登記及申報稅項的義務。即使IG網店是透過網上經營,只要主要的銷售業務是在香港進行,相關利潤便須要繳稅。網店買家是本港或海外人士、店主是否已辦理商業登記等因素,都不會直接影響其繳付香港稅項的責任。 媒體工作者/攝影師/美容師/設計師 - 斜槓族一般同時擁有多重職業角色,以中間的斜線(slash)區分不同類型的工作。即使斜槓族不是以僱員身分與特定僱主建立僱傭關係,但如果斜槓族通過在香港提供專業或個人服務賺取收入,即被視為自僱人士,需要肩負稅務申報的義務。 半Slashie – 由於斜槓族的收入與職業路向有一定不確定性,因此更多年輕人選擇成為「半Slashie」,意思是指擁有一般全職工作但同時經營其他副業的朋友。假設一位半Slashie作為僱員為一家香港公司擔任職業訓練工作,但同時於空餘時間在香港從事活動策劃工作並取得酬勞,那麼這位半Slashie可以選擇以《個人入息課稅》,就受僱工作入息和就業務利潤在同一次完成稅務申報,並享受薪俸税/個人入息課税稅項寬減。 香港稅務學會會長/特許稅務師 石詠文 Winnie Shek 2025年5月22日於頭條日報刊登...
Read More

生育添喜,減稅更易

政府為了鼓勵香港的生育率,持續探索各種激勵措施,以應對日益嚴峻的人口問題。除了在2023年10月公布的新生嬰兒獎勵金和加強托兒支援的計劃外,稅務局也推出了一系列稅務措施,旨在配合政府提升生育率的策略。 自2024/25課稅年度起,若納稅人符合特定條件,將能享受到更多的稅項扣除。具體來說,若納稅人在2023年10月25日後有新生子女,且該子女至少與納稅人同住6個月,則納稅人可享有額外港元20,000的“居所貸款利息”或“住宅租金扣除”。這些額外的扣除與基本的稅項扣除港元100,000結合,最高可使納稅人享有港元120,000的稅項扣除。 此外,納稅人或其配偶為合資格的輔助生育服務所繳付的開支,也可獲得高達港元100,000的稅項扣除,這進一步減輕了家庭的經濟負擔。 在課稅年度內出生的初生子女同樣能為納稅人帶來額外的免稅額。每位初生子女的額外免稅額為130,000港元。因此,連同原來的子女免稅額130,000港元,初生子女在出生的課稅年度可享有最高260,000港元的免稅額。 鍾展坤 特許稅務師 2025年5月21日於頭條日報刊登 ...
Read More

物業印花稅更新2025

2025至26年度《財政預算案》宣布,由2025年2月26日起,將徵收一百元物業交易從價印花稅的物業價值適用範疇上限由三百萬元提高至四百萬元,此舉有助減低購買住宅及非住宅物業人士的負擔。更新後的上限更貼近「上車盤」及小型物業的市價,對擴大市民置業需求有正面作用。相關的《2025年印花税(修訂)條例》已於2025年5月16日刊憲。 本文亦跟讀者重溫一下《2024年印花税(修訂)條例》的措施。根據該條例,任何在2024年2月28日或以後所簽立以買賣或轉讓住宅物業的文書均無須徵收額外印花税(SSD),買家印花税(BSD) 和新住宅從價印花稅(NRSD)。此後,所有買家,包括首置、非首置、公司買家、非香港永久居民買家,都只需要繳付從價印花稅,所有”辣稅”全面撤銷。   劉湛深 特許稅務師 2025年5月20日於頭條日報刊登...
Read More

以公司名義買住宅物業有甚麼利弊?

受現時從價印花稅及買家印花稅的影響,以公司名義購買住宅物業需支付物業交易款額或物業市值(以較高者為準)30%的印花稅,所以現在很少買家運用有限公司購買物業(若該買家在香港並沒有持有任何住宅物業)。現時物業市場上存在持有物業的公司股份出讓,本文會指出購買此等公司物業作為收租用途的利弊。   以公司名義出租物業最大的好處為繳稅款項有機會比以個人名義收租低,以下圖表可作比較及參考:     公司名義 個人名義(物業稅) 個人名義(個人入息課稅) 稅率 16.5% (如利得稅兩級制適用,8.25%) 15% 累進税率最高為17%或標準税率15% 扣減 所有與收入有關之支出,包括折舊免稅額 差餉及標準免稅額 20% 個人免稅額及其他可低扣開支 利息支出扣減 可以 不可以 可以   至於以公司名義出租物業最大的壞處除了購入物業時的印花稅率外,購入持有物業的公司股份也存在風險,以及如租金收入不高,每年可省的繳稅開支有可能不足夠繳付公司所產生的專業及營運費用。   劉湛深 特許稅務師 劉國安劉湛深會計師行 (2022年6月21日於頭條日報刊登)...
Read More

港人大灣區買樓要留意的內地稅務問題

在購買房產時要繳納增值稅、與增值稅有關的附加稅、契稅、印花稅。購買後房產每年要繳納房產稅。樓宇出租、要按租金收入繳納個人所得稅。房產出售時繳納土地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 相關的稅率和繳納時間: 增值稅:轉讓房產為銷售額的9%,購買人支付,於付款時與房產價格一同交與賣方代收代繳。 契稅:房屋現值3%-5%,按房產所在地決定,產權承讓人付,於房產權屬轉移合同的當天繳納。 印花稅:產權買賣文件,交易金額的0.1%,立合同人付,自行於合同貼花。 房產稅:自住房產計稅餘值的1.2%,或租金收入的4%;房產擁有人支付,每季或半年繳交。 土地增值稅:轉讓房產取得的增值額,累進稅率: 30% - 60%,轉讓人付,轉讓房產合同簽訂後的7日。 個人所得稅:租金收入– 4000元以下扣除800元,4000元以上扣除20%;房產轉讓 – 房產原值減去相關費用;稅率20%;租金收取人或房產轉讓人支付,每次收入後繳付。     潘琪偉博士  特許稅務師 雋思策略有限公司 (2022年6月8日於頭條日報刊登)...
Read More